一些家长认为,孩子身心健康、聪明、爱学习是第一位的,相比之下,做家务这种小事没那么重要。其实,家务劳动蕴含着重要的“学习价值”,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知、操作机会,使他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获得认知发展;还能锻炼各种能力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培养责任感和良好品质。
不少家长认为,孩子学习就是老老实实坐下来,做算术题、背诵古诗、认字……如果无法像家长认为的那样“专心”,家长就难免焦虑——“孩子怎么这么不爱学习?”其实这是一种对幼儿学习的误解。学龄前幼儿的学习需要大量直接经验为基础,充分运用感知觉器官,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索。下面我们通过孩子参与家务劳动,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的。
1、在劳动中感知事物
场景:揉面团
妈妈拿出面粉准备做饺子,她把面粉倒进盆里,开始加水搅拌。佳佳好奇地看着,也想伸手试试。妈妈给了她一双筷子,让她一起搅拌。佳佳说:“面粉好黏啊,都粘在筷子上了……都快搅不动了。”妈妈说:“没关系,等一会儿水和面粉抱在一起了,面粉就不黏了。”佳佳打算再加点水,让它们快点“抱在一起”,加了水以后佳佳发现面粉更黏了,而且变稀了,于是把手伸进盆里抓揉,面粉黏乎乎的,粘在手上的感觉真有趣。
佳佳把粘满面粉的手伸给妈妈看。妈妈说:“水太多了,这样做不成饺子的。”妈妈给了佳佳一把勺子,让佳佳放三勺面粉进去。妈妈说:“面粉既不能太多,也不能太少,要刚刚好。”妈妈用力揉着,面粉变得越来越光滑,妈妈让佳佳也试试。佳佳说:“好像橡皮泥啊。”妈妈把面团揉好,开始擀饺子皮,佳佳取了一团在旁边玩起来。
解读:
佳佳先通过用筷子搅拌感觉到面粉很黏,主要表现在筷子越来越搅不动了。加水以后面粉变稀,通过手的抓揉感觉到“黏乎乎的”。添加干面粉以后再次抓揉,面粉起了新变化,变得有弹性,“好像橡皮泥”。这一系列感知令佳佳体会到面粉与水混合后的各种变化,她对面粉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。
佳佳觉得面粉太黏,没法变成面团,她想到多加水来促使面粉尽快揉成团。但加水以后面粉变得更黏、更稀,无法成团。妈妈并没有阻止她的做法,而是允许她进行尝试从而有所发现。在操作过程中,佳佳理解了什么是“适量”,只有水和面粉比例适量,才能揉成合适的面团。
在以后的揉面团中,佳佳还可以和妈妈探讨什么样的比例最合适,多少杯面粉加多少杯水,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2、在劳动中锻炼小肌肉
场景:洗抹布
亮亮和妈妈一起洗抹布。亮亮把抹布揉成一团,放在水池里用力搓揉了一会儿,打开看看,抹布还有点脏。妈妈教亮亮两只手抓住抹布,距离靠近一些,双手一起用力搓。亮亮给抹布抹上肥皂后又用力搓起来。抹布洗干净了,亮亮双手用力按住抹布,想把水挤干。妈妈说:“这样很难把抹布拧干。”妈妈教亮亮把抹布对折,抓住两头朝不同方向拧。抹布拧干了,亮亮高兴地把抹布挂回钩子上。
解读:
亮亮用“揉”和“挤”的方式洗抹布,这些动作对小肌肉协调性要求不高。通过实践他学会了“搓”和“拧”,这需要更协调的动作和力量配合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的小肌肉得到了锻炼,从而促进智力发展。
3、在劳动中科学认知
场景:收拾衣柜
美美和妈妈一起收拾衣柜。她们先把凌乱的衣服进行分类,内衣、上衣、裤子、裙子、外套分别堆在床上。妈妈说:“我们为每种衣服设定一个家,以后收回来的衣服要放进各自的家里,这样你的衣柜就不会乱了。”美美把不同的衣服放进不同的抽屉,把外套挂在衣架上。最后剩下校服,美美问:“校服怎么办?有上衣、裤子,还有裙子,放哪儿呢?”妈妈说:“要不专门为校服留一个抽屉吧?”美美把校服收进了专门的抽屉里。
解读:
美美学习将不同种类的衣服分类,并且发现了校服的特殊性,它并不属于已经分好的某一类,于是把校服专门放在一个抽屉里。分类整理物品可以发展孩子的概括能力,学习分析事物的特征。
家务劳动中有很多活动可以增进孩子的科学认知,有助于他进行分析、综合、比较,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,促进抽象思维发展。
4、在劳动中学会探究
场景:照顾仙人掌
东东在花圃里看中了一盆非常漂亮的仙人掌,妈妈给他买回去了,要求以后由他来照顾仙人掌。第二天,东东到阳台上准备给仙人掌浇水,妈妈提醒他:“不是说一个星期浇一次吗?”东东放下水杯,看着仙人掌说:“我怕它会渴。”妈妈说:“没事,它不怕渴。”东东趁妈妈不注意还是给它浇了水,之后东东每天都悄悄给仙人掌浇水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仙人掌越来越黄,靠近根部的地方还有点发黑。妈妈发现了,问东东:“你给它浇了几次水?”东东说:“我每天都浇。”妈妈哭笑不得:“肯定是把根泡烂了。”东东不明白,植物不是都要浇水的吗?为什么经常给仙人掌浇水它却会死?妈妈和东东一起在网上搜索有关仙人掌的知识,原来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带,干旱少雨的环境使它具备了储存水份的能力,所以它不需要太多水就能存活。
解读:
东东每天很负责地为仙人掌浇水,仙人掌反而死了,这件事引起他极大的好奇,想要弄明白其中的原因。了解了仙人掌的特性后,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
家务劳动就是解决日常家庭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,孩子会在劳动中对各种事物产生好奇心,提出各种问题。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孩子思考、学习。成人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他进行探究、实验、查阅资料等,帮助他学习如何解决问题。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1.选择适合孩子的劳动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2.允许孩子“把事情弄糟”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3.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4.和孩子一起确定合理目标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5.让劳动变得有趣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★ 6.恰当使用鼓励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
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